今年30歲的謝小姐從去年12月開始就開始出現膀胱過動症,吃了三個月的西藥症狀雖然改善,但頻尿仍然困擾著她的睡眠,晚上甚至需要起床上廁所5~6次,嚴重干擾著謝小姐的睡眠品質‧在西醫治療效果仍然不佳的情況下謝小姐決定前來求助中醫的治療,經過中醫的治療過後謝小姐現在晚上只需要起床上廁所1~2次基本上已經符合正常人的標準。
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統計,台灣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為16~18%,而女性罹病機率又高於男性。且隨著年齡增長,罹患膀胱過動症的比例愈高,60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28.2%!
顧名思義,膀胱過於敏感,只要有一點點的尿意儲存,膀胱就容易出現突然發生不自主的收縮而導致會有一股急迫性、需立即排尿的需求,而在達到廁所之前常常會有尿失禁的現象。這種現象就是膀胱過動症。
第一種是神經性逼尿肌反射過度,這類型通常有神經的損傷,比如說中風、帕金森氏症、脊髓損傷等病變或是車禍、手術傷到膀胱神經‧第二種是自發性逼尿肌不穩定,就是臨床上找不到明確的神經病變,這類病人占多數且通常找不到明確的原因。
第一大類是行為治療,包括飲食和喝水的時間規劃,避免利尿的飲料,例如可樂、汽水、茶、咖啡。進行膀胱訓練和骨盆底訓練,以加強急尿時憋住尿的能力。計劃性的上廁所,養成身體的習慣。
第二大類是藥物治療,藥物可以幫助穩定膀胱,減輕膀胱的不穩定性,以「毒蕈鹼阻斷劑」最常見,其原理為阻斷膀胱神經的過度興奮。
第三大類是手術治療。對某些難以治療的病人,有時需要開刀,在麻醉下施行膀胱擴張術、去神經術、膀胱加大術。
黃帝內經《素問•脈要精微論》曰:"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說明病因在膀胱‧近代的醫院歸納出膀胱過動症和中醫的腎氣虛、腎陽不足無以化氣、肝經濕熱、肝經疏洩太過‧大致上可分為腎虛和肝經濕熱所造成‧而腎虛的病人多見於年老性的病人,尤其是男性多伴有攝護腺肥大,這食中醫會用補腎的藥物進行治療,比如說使用六味地黃丸、桑螵蛸散,使用補腎收澀的方式減少夜尿和小便頻率‧若是肝經疏洩太過或是肝經濕熱所造成,這類病人多見在年輕人且平素個性就是a行性格,就是容易緊張、容易發期氣、神經質的病人。
而除了病人的辯證論治外中藥也有幾味藥對於頻尿特別有效,其中一個就是覆盆子,覆盆子之所以叫覆盆子顧名思義,古人晚上上廁所因為茅坑通常都在外,晚上起床上廁所為了方便起見就會在床頭邊擺個尿壺,覆盆子顧名思義就是吃了以後可以將尿壺(盆子)蓋起來,意思就是整晚都不會用到小便斗,可以安心的一覺到天亮。